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0.刚才与我交谈的灵人来自其星球的北部。后来,我被带到来自西部的灵人那里。他们也想调查我是谁,是哪种人,并直截了当地说,我里面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他们以为这样就会阻止我靠近。我意识到,这是他们与所有到他们这里来的人搭讪的一种方式;但我蒙恩回答说,我十分清楚这一事实,他们里面同样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因为每个人都生在恶中。因此,凡出于世人、灵人和天使,如出于他自己或他的自我之物无非是邪恶,每个人里面的一切良善皆来自主。他们由此意识到,我掌握真理;于是,我被允许与他们交谈。然后,他们向我演示了他们对人里面的邪恶和主里面的良善的概念,它们如何被彼此分开。他们将一个放在另一个旁边,以致它们几乎相接,但仍保持各自的特性。然而,它们仿佛以一种我无法描述的方式被捆在一起,好叫良善引导邪恶,约束它,不叫它随心所欲地行动;良善就这样将邪恶朝它所渴望的方向弯过去,而邪恶对此毫不知情。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良善对邪恶的控制,同时表现自由的状态。
后来,他们问主如何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我说,祂在太阳里面作为一个人显现,被太阳的火围绕,这太阳的火就是天堂天使所享有的一切光明的源头。它所发出的热是神性良善,所发出的光是神性真理;这二者都来自神性之爱,也就是所看到围绕那太阳里面的主的火之表象。然而,这太阳只有天堂的天使才能看见,天堂之下的灵人看不见,因为比起天堂天使,这些灵人距离对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接受太过遥远(参看40节)。对他们关于主和祂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的问题的回答被恩赐给他们,是因为这时,主乐意在他们面前显现祂自己,并恢复被他们所抱怨的恶灵所扰乱的次序。这也是为何我被带到那里的原因,好叫我见证这些事。
2574.“又对撒拉说”表示来自属灵真理的感知。这从“妻子撒拉”和“妹子撒拉”的代表,以及“说”的含义清楚可知:“妻子撒拉”是指神性属灵真理(参看2507节);“妹子撒拉”是指理性真理(参看2508节);“说”是指感知(参看2506节)。这话是对既作为亚伯拉罕的妻子,也作为他妹子的撒拉说的:这话之所以是对作为他妻子的撒拉说的,是因为撒拉已经被还给他(2569节);这话之所以是对作为他妹子的撒拉说的,是因为亚比米勒说:“我给你哥哥一千锭银子。”此外,撒拉以妻子的身份来感知亚比米勒说的话,所以“对撒拉说”表示从属灵真理感知。
显然,这些话涉及太深的奥秘,以至于无法清楚阐明。即便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阐明它们,也有必要先解释许多尚不为人知的事,例如:什么叫属灵真理;什么叫来自属灵真理的感知;唯独主拥有来自属灵真理的感知;正如主将理性真理植入理性良善,祂也将属灵真理植入属天良善,从而不断将人身或人性植入神性,以便一切事物都能有人身或人性与神性,并神性与人身或人性的婚姻在里面。在以一种可理解的方式解释本节里面的事之前,必须先解释这些和更多的事。这些事主要适合天使的心智,天使能理解它们,并且圣言的内义就是为天使而存在的。对他们来说,这些事是以天上的方式来代表的;通过这些事和本章里面的事,他们获知主如何逐渐抛弃祂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人身或人性,直到最后祂不再是马利亚的儿子(主并不承认马利亚是祂的母亲,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太福音12:46-49; 马可福音3:31-35; 路加福音8:20, 21; 约翰福音2:4);天使由此还获知,主如何凭祂自己的能力将人身或人性变成神性,直到祂与父为一,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14:6, 8-11等)所教导的。
主在清晰的光中通过无法描述的千千万万个观念和代表把这些事呈现给天使。原因如前所述,这些事适合天使的心智;当天使意识到它们时,他们便体验到聪明的祝福和智慧的幸福。此外,有些天使在世为人时,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主的人身或人性类似于其他任何人的。为叫这些天使在来世能与属天天使在一起(因为在来世,对良善的情感所激发的观念将人们联结在一起),他们对主所持有的这些错误观念通过内义被驱散,他们以这种方式得到完善。这表明,圣言内义的内容对天使来说何等珍贵;尽管在那些对这些事持有如此模糊的观念,以至于几乎没有任何观念的世人看来,它们可能显得微不足道。
1442.“摩利橡树林那里”表示第一种感知,这也可从事件的顺序清楚看出来。显然,一旦耶和华以祂的属天事物向主显现,主就获得感知。属天事物是一切感知的源头,或一切感知皆来自属天事物。至于何为感知,这在前面已经阐述和说明(104, 202, 371, 483, 495, 503, 521, 536, 865节)。当到达属天事物时,人人都能从主获得感知。所有变成属天人的人,如上古教会成员,都会获得感知,如前所示(125, 597, 607, 784, 895节)。然而,所有变成属灵人,也就是从主那里获得仁爱的人,都拥有某种类似感知的东西,确切地说,拥有良心的声音,或强或弱,取决于他们处于仁之属天事物的程度。仁之属天事物就具有这种感知,因为主唯独存在于这些事物里面,并在其中向人显现祂自己。这必然更多地适用于主,因为祂自婴孩起就走近耶和华,与祂联结并结合,以致他们为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